近年来,文创产品热度持续升温,在备受追捧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文创创作的行列。由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“2024年度天津市文博创意产品设计大赛”正在作品征集阶段,在目前收到的约200个方案中,参与者以“文博·创意·津韵”为主题、围绕天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进行设计,既有结合非遗的实物作品,也有新意十足的数字形象。同时,活动还吸引了不少外地创作者参与,以不同视角呈现津沽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一张纸,经过几番巧妙折叠,竟摇身一变,成了“海鸥牌五星表”的造型。这是我市区级非遗项目“曹氏纸样模传统手工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曹珉根据“新中国第一只手表”设计而成的。曹珉表示,非遗技艺与文化创意紧密相连,希望通过“纸样模”这一独特形式,不断挖掘、传承和弘扬天津本土文化,让大家在体验拼装乐趣的同时,了解相关知识,寓教于乐。
天津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各地创作者参与此次大赛。外地参赛者崔静设计了不少丝巾图案,她告诉记者,去年夏天来到天津时,她一下子被独乐寺、法国公议局旧址等各式建筑吸引,也激发了创作灵感。“天津的建筑太美了,既有传统意蕴,又融合中西风格。所以我采用了红蓝撞色的方式勾勒这些建筑,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却相得益彰。通过参与这次活动,我对天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也被天津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环境深深吸引。”崔静感慨地说。
本届大赛还增设了“数字文创赛道”。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学生张悦涵,以天津博物馆的一件镇馆之宝——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雏鸡图玉壶春瓶为原型,设计出名为“春璎”的人物形象,并延伸设计了丰富的表情包,为古老文物注入新活力。
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陈卓表示,活动目前收到的报名方案有两个特点,一方面是对天津地域文化历史内涵挖掘得比较深,能将天津特色文化元素特点提炼出来;另一方面是作品的创意点比较好,也贴近生活。同时,通过这些方案可以看出大家对文博的关注、对天津这座城市的喜爱。如今,文创产品越来越受欢迎,游客在参观博物馆、游览文化古迹的同时,也希望通过文创产品把特色文化和美好记忆带回家中、留在心里。那么,各地文博场馆和文化景区就需要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内涵,推出更多有价值、有韵味、有吸引力的文创产品,提升游览价值,增强参观体验。当今科技的发展对文化创意的突破形成助力,文创产品不再局限于实物,也朝着数字化方向迈进,形式也从单一走向系列化。富有科技感、时代感的文创产品,会呈现出很强的互动性、个性化、传播力和影响力,可以全方位展现文物或古迹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。因此,希望通过大赛的平台,参与者能充分发挥创意才能,从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,与新时代相结合,不断创新,让人们从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中领略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。